抗结核药物所致QTc间期延长临床监测和管理专家共识
贝达喹啉、德拉马尼、氯法齐明及氟喹诺酮类药物(如左氧氟沙星、莫西沙星)对于提高耐多药和广泛耐药结核病的治疗成功率至关重要。然而,这些药物可能导致心电图的QTc间期延长,若不及时发现和处理,严重者可危及患者生命。因此,临床医师需要采取积极措施进行预防、监测和妥善处理。本共识旨在解决抗结核药物引发的QTc间期延长的临床监测和管理问题。依托公开发表的研究数据,以及参与专家的应用经验,经过深入的讨论,形成了关于抗结核药物导致的QTc间期延长的临床监测和管理的专业建议。希望本共识能够指导医生及时和规范地预防、发现、处理抗结核治疗过程中可能出现的QTc间期延长的不良反应。
展开部分内容仅可在
临床指南app 查看下载
收藏
分享
中国防痨协会成立于1933年10月21日,会址在上海。1950年从上海迁至北京,1953年8月在北京召开防痨工作者代表大会,70多年年来共召开了10次会员代表大会,先后由黄鼎臣、阚冠卿、戴志澄、张立兴、端木宏谨、王撷秀担任理事长。 协会编辑出版2种学术期刊,即《中国防痨杂志》和《国际结核病与肺部疾病杂志(中文版)》。1954年加入中国科协。1997年民政部关于社团清理整顿前,协会拥有全国及地方会员18000人,社团整顿后,中国防痨协会与各省、市、自治区地方防痨协会不存在垂直领导关系,但有业务指导关系,现全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均有防痨协会会员,现有会员近2000人,团体会员48个,3个专业委员会根据自己的专业特点,开展学术活动。